中国快递业的3.0模式以及物流发展应解决规模化和战略布局两大问题!

导读:中国的快递行业在诞生之初就带有互联网基因:资本是众筹的,劳动力也是众筹的。中国快递行业15年来的发展历史可分成3个阶段:2010年之前与电商蓬勃发展息息相关,迅速形成的以加盟为主,快速成网的“中国快递业的1...

中国的快递行业在诞生之初就带有互联网基因:资本是众筹的,劳动力也是众筹的。中国快递行业15年来的发展历史可分成3个阶段:2010年之前与电商蓬勃发展息息相关,迅速形成的以加盟为主,快速成网的“中国快递业的1.0模式”、2010年之后的5年,是企业以消费者品牌和服务的认知与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口碑建设的“中国快递业2.0模式”。

对于2015年的中国快递业,童文红首次提出了“中国快递业的3.0模式”这一概念,并认为2015年将成为整个中国快递业进入3.0模式的变革元年。

在今天,中国电商的份额还在快速增长,消费者在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快递行业的形势与前景被普遍看好看好。但无论是互联网+概念对整个产业的强力推动,还是各种新模式所带来的冲击,快递业都要快速进入到3.0模式中去,童文红认为快递公司为此要做到四方面:

第一,数据为王。阿里巴巴集团在去年提出要将一切业务数据化。如果没有数据化的业务,成不了互联网业务。缺失业务的数据化,就不是一个活数据,而是一个死数据。

第二,关键是建立人的链接。服务行业一定是与人相关的。在末端各种新形态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必须形成一个对服务确定性的闭环。

第三,快递企业内部需要建立文化为本、人才为先的策略。中国快递业发展到今天其实具有非常浓烈的中国特色,需要企业将目光从短期市场份额大小拓展到消费者的口碑、消费者心智的大全景,把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的维度快速引进来,引进企业发展当中去。

第四,要实现企业的管理团队驱动化。整个中国快递的发展,必须脱离家人管理思维的束缚,更快的引进创新、全面、有综合能力的管理型人才,真正实现土洋结合,任人唯贤。

物流发展应解决规模化和战略布局两大问题

一,目前物流发展有两类问题

一是规模化的程度比较低,核心问题是市场结构不够集中。如果市场集中度比较高的话,融资会更容易,利润也可以提高。数据显示,2013年底,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主体超过720万家,平均每一个主体拥有车辆1.55辆,90%的经营主体为中小型企业。我自己有个亲戚在一个城市做物流,他两三个人就干起来了,优势是成本很低,劳动力很便宜,但劣势是缺少规模经济和信息化程度很低。

第二个问题,现在物流的发展缺乏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统一的战略布局。中国物流要朝哪个方向发展,向哪种模式学习,是德国的、美国的还是日本的,谁来领导和推进?

第一,要鼓励做大做强,提高市场集中度。一般来说,固定成本越高、协调成本越高、信息化程度越高或网络效应越强的行业,具有天然垄断的特征,应该推进兼并重组,“以大带小”。但现在好像没有人提到这个物流行业的进一步整合的问题。

第二,要加强对互联网加物流的引导和协调。现在站的高度不是很清楚,其实应该把互联网加物流纳入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的范围。
中国快递业的3.0模式以及物流发展应解决规模化和战略布局两大问题!

这个物联网可以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政策。现在是多头领导、难以协调。比如说物流行业交通部可以管,商务部可以管,物联网一般是归工信部管。但是互联网又有好几个部门,工信部,网信办,中宣部都可以管,发发改委还管技术设施投资。如果我们缺乏一个统一的引导和协调的话,很难把这个物流的基础设施提高上去,很难把集约化规模化做下去。

第三,应该加快提供运输体制的改革。中国物流成本为什么那么高,一个重要原因是铁路原数只占了10%,77%左右是公路运输,而公路运输是成本最高的,铁路本来是成本最低的。但为什么不用铁路呢,与过去铁路的管理体制有关。所以我认为要进一步加快铁路管理体制的改革。

第四,应该推进各类交通系统之间的整合。日本的市中心一定是有地铁站、高铁站、公交站,都是在一起,是很好的接轨。而中国是铁路、公路、航空、海运全都是不同的部门。比如北京西站前几年居然没有地铁,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这怎么能提高物流的效率?这与我们的体制有关,就是我们这些交通系统分别被不同的部门管理,这样导致土地的应用和交通规划是脱节的。

第五,应该推进小区和单位物流集成站的建设。我问过快递员,中国的快递,尤其是北京快递,是全世界最快的快递,绝对没有比这更快的。比如说今天晚上11点下单,第二天早上上门,全世界没有其他国家能做到。我问快递员,你一天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他说一半在路上,一半在跟客户交货和接货的过程中,就是打电话,问他在不在,然后上门之后签收、看货、撕开,然后有的时候信号不好还要刷好几次卡。

其实,这个时间能省下来。比如建一个小区的物流集成站,就把货送到那里,客户有空的时候就去提,没有空的话可以晚点提。这样的话接货的人也不用每天上班的时候想到一个快递要收,挺闹心的。把这个建立起来,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二、制约物流业发展的制度障碍

我们的很多管理体制是根据行政等级来分配的,不是根据经济和市场规模来分配的。义乌的体量很大,但是级别低,就是一个县级市,尽管是一个特殊的县级市。一个县级市不可能让海关专门设一个关。很多的行政管理和服务,应该与经济规模匹配。规模上去了,服务就要跟上,这样成本就降下来。但是现在不是这样的,管理体制是跟行政等级有关,而不是跟市场经济的发展匹配。

三、国企问题需采取行政加市场的手段

国企和民营还不太一样。民营问题不大,但是国企的问题不止是物流的问题,更多的是因为它是国企,而不是物流本身。因为国企承受了太多的社会责任,同时又不能轻易解雇人,不可能把效率放在第一位。国企这方面确实需要政府推动。它本来就不是市场化导致的问题,而是行政导致的问题,那只能采取行政的手段加市场的手段。光是靠市场,对国企来说是不行的。

四、市场成熟后鼓励企业兼并重组

另外一个是企业规模太小。规模小就不可能能够有规模经济,不可能大规模信息化,也没法与别人进行协调。比如沃尔玛,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规模超级大,所以可以使用卫星通信来进行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货物管理和财务结算。

这里面存在效率和就业的矛盾。因为中国的人口多,就业难,而物流能吸收很多就业劳动力。它成本低,技术相对来说简单。另一方面,要提升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信息化程度,必然要往大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走,这就意味着要减少劳动力需求。

短期内可以这样。首先,现在中国就业压力比较大,虽然规模化集约化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发挥作用,但是政府不应该强推,应该顺应自然。让企业自己去弄,等到经济形势稍微好转的时候、就业压力不那么大的时候,政府可以鼓励物流企业重组。

而且垄断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严重。要区分两种,市场化的垄断和行政垄断。优步基本上属于市场化的区域垄断。并不是行政化的,是在竞争过程中形成的。市场经济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企业做到一定程度,确实可能危害到社会福利,做大的好处超过了它垄断带来的坏处。那个时候可能要考虑分割、需要反垄断。但我觉得现在还没到那种地步。

所以相对来说,只要它是基于市场化的兼并重组,政府还是应该支持的。现在中国物流企业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比如可以把很多小的物流企业纳入到一个大的网络内,因为全国性的网络没有全国性的企业是做不了的。

高端的、全国性的、跨区的网络必须由大企业来做,小企业可以加入它的范围,相当于是加盟。慢慢的就可以消化这个劳动力了,就可以把就业的压力减少、效率提高。如果一步到位去做,一些大企业出面把小企业收购了,会导致很多人下岗失业,这也是一个问题。

免责声明: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云南昆明逸天物流运输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