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供给侧改革将为物流产业带来“巨震”以及电商“供给侧”攻坚之役!

导读:物流供给侧改革进程的推进、“互联网+物流”模式的大范围推广等诸多新任务、新模式的出现,将为物流产业带来一次“巨震”。专家学家和业界人士认为,物流业供给侧改革有可能成为国家综合供给侧改革战略意义上的突破...

物流供给侧改革进程的推进、“互联网+物流”模式的大范围推广等诸多新任务、新模式的出现,将为物流产业带来一次“巨震”。

专家学家和业界人士认为,物流业供给侧改革有可能成为国家综合供给侧改革战略意义上的突破口和先行军。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之一。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2016年上半年,全社会物流总额为107万亿元,同比增长6.2%,社会物流总费用5万亿元,同比增长2.7%,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势头。其中,公路运输细分市场大放异彩,在铁路、航运和航空3大运输方式相对低迷的情况下,货运量同比增长6.4%。

然而,巨大的规模之下,隐藏着隐忧。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认为,我国物流业正面临结构性需求不足的矛盾,其主要方面在于供给侧:一方面,大量存量资源沉淀在传统物流业领域不能退出,无法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对高端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增量资源受投入不足和体制机制的约束,难以创造新的需求。

国务院参事姚景源指出,我国物流产业面临的问题其实和国家经济相似,是从“多量”到“健康”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凭借6大红利“马车”的牵引。然而,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这6大红利如今大部分已经不再明显,有些甚至发生了倒退,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有新的模式来提供新的发展动力,这就是“互联网+物流”。

“以往物流产业兴起依赖制造业发展,如今则要依赖技术上的进步和模式上的创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余斌说,“我们要改革创新供给结构,从而与不断升级的需求结构相适应,更重要的是我们激发供给侧的活力,从而让它不断创造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从而创造新的需求。”

进入2016年,“互联网+”成为我国经济层面持续火热的关键词之一,传统行业纷纷展开了对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的探索,物流产业首当其冲。

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随着“互联网+物流”的风口到来,物流未来整个行业产业分配也诞生了新的可能。借助互联网的帮助,物流产业极有可能在链条和环节上诞生一个规模化的集约型平台,进而倒逼行业进行规则和秩序的建设。同时,个性化、智能和绿色也变成行业不可逆转的趋势,新兴企业非常有可能通过弯道超车的方式赶超传统物流“大鳄”。

在天地汇创始人兼董事长徐水波看来,物流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效率,中央在物流供给侧改革上定下的方向是“降本增效”,可以说极为准确地概括了这个行业对改革和创新的真正需求。“我国物流市场小、散的局面短期内并不容易解决,中小企业为物流产业发展做出的贡献也不应被简单地抹杀,而借助互联网平台这一中介的介入,物流产业就有了诞生集约化大平台的可能。”

“物流供给侧改革已经不是经济改革的‘可选项’,而是促进整体经济平稳发展的‘必选项’。”徐水波说,“作为连接供给和需求的纽带,不管是传统行业的‘互联网+’转型,还是近年来火热的电商化、o2o化浪潮,背后都需要一个强大的物流系统作为支撑。

总之,物流业供给侧改革将很有可能成为国家综合供给侧改革战略意义上的突破口和先行军。”
物流供给侧改革将为物流产业带来“巨震”以及电商“供给侧”攻坚之役!

电商的“供给侧”攻坚之役

创投圈人人自危,至少互联网创业者是如此感慨的。进入8月,许多互联网公司也纷纷发布了财报,与过去两年高歌猛进的形式不同,除了超级巨头,不少公司都是增长大幅度下降——如搜狐、如百度。

与之天壤有别的是,中国物流产业的高速增长——来自国家邮政总局《关于2016年上半年邮政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的几组数据:2016年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32.5亿件,同比增长56.7%;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714.6亿元,同比增长43.4%。其中:

同城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32.5亿件,同比增长45.1%;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44亿元,同比增长43.3%。

异地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97.2亿件,同比增长61.1%;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25.8亿元,同比增长41.1%。

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2.8亿件,同比增长51.6%;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97亿元,同比增长14.7%。

还有一组数据:民营快递增长继续保持高位,业务量同比增长61.5%,业务收入增幅也突破了50%。外资快递企业量、收同比分别增长38.1%和10.3%;国有、民营和外资快递企业的业务量市场份额分别为9.2%、90.1%和0.7%,民营企业份额已经超过九成,业务收入市场份额分别为10.6%、82.7%和6.7%。

两组数据的对比,或许,也就明白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什么部署推进“互联网+物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互联网+物流”,是“供给侧改革”的基础。

一个经常重复的数据对比,能够直接说明“互联网+物流”的价值所在: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高达16%,高出同期美国7.5个百分点,也高出同期全球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或许太过抽象,更为直观的数据对比来自电商。电商的生存空间,来自价值差,中国电商之所以如此蓬勃发展,有两个维度的价值空间:第一,传统线下零售不发达,存在着空间价值差,譬如优衣库等服装,借势天猫、淘宝,能够迅速覆盖中国市场;第二,成本差异,传统零售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尤其在店铺租金以及物流成本上,电商前端是价格与传统零售的优势,后端则是运营成本上,尤其是物流成本的优势。

我们看到,诸如当当、苏宁等零售代表,它们的物流成本都控制在了10%以内。

电商三个层面的价值延伸——营销、流通、制造。这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升级优化,第一个层面,出现了天猫、淘宝等模式,它们的优势是网络覆盖,营销效率;第二个层次,出现的如菜鸟网络,以及京东。不过,如果从公司效率层面,京东的自建物流的确能够满足自身需求,但从模式上来说,自建物流的形式,无法满足覆盖全国的市场,京东物流的太过封闭,远不如菜鸟网络的开放模式有前景;第三个层次,制造方面的代表,那就是小米以及旗下的米家,包括阿里聚划算的C2B尝试。

我们看到,2013年之后,阿里电商战略的深度拓展,譬如成立菜鸟网络,进军“互联网+物流”,又譬如聚划算的C2B尝试。事实上,上述都印证了一点:商业模式或新经济模型都是新的相互影响的系统体系,营销、物流以及生产制造的一体化。

对应在“供给侧改革”,除了“工业4.0”与“互联网+零售”的基础之外,“互联网+物流”必不可少。生产、营销与流通,三位一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一个背景是“过剩经济的效率升级”。在物流行业也是如此,中国物流业的问题,不是基础建设,而是运营效率。据公开资料,我国公路物流占货运总量的70%以上,但车辆空驶率高达40%,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还推高物流成本。

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核心命题,是效率。譬如,我们看到了诸如“四通一达”与顺丰的摩拳擦掌,准备IPO——国内快递公司的成长的另一面是,中国物流基础建设是物流上半场,“下半场”已经拉开序幕,那就是资源整合,“互联网+物流”的产业协作。

“互联网+物流”的背后,是大数据驱动的社会化协同物流基础。这也是菜鸟网络要做的,譬如,整合现有的物流仓储资源,根据数据进行物流优化与重建,甚至为电子商务建立一套比传统仓储物流更为高效的商业基础。

由此引申的一个话题是,也是此前反复讨论的话题:电商自建物流模式与菜鸟网络的共享经济模式,孰优孰劣。

两组数据的对比,或许就能体现出两种模式的差异:

根据京东官方资料,京东全国拥有7个物流中心,44座城市运营167个仓库,4142个配送站和自提点,覆盖全国2043个区县。

菜鸟网络呢?它的数据是,覆盖国内2800个区县,合作伙伴3000家,拥有23万辆车,专业线路609万条,日处理7亿条物流物流数据,覆盖中国快递的70%以上,仓储覆盖了全国250个城市。

2015年开始至今,跨境电商与农村电商发展尤其迅猛,菜鸟网络的也覆盖了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日处理跨境电商订单能力达400万单,农村物流已经覆盖了280多个县和1.7万个村。

这组数据的参照,可以看出两者模式的差异化。“互联网+物流”的政策的出台,对菜鸟网络,以及菜鸟联盟成员,顺丰、四通一达,甚至乎整个电商行业来说,是件极大利好的新闻。

免责声明: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云南昆明逸天物流运输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